065兰因赠礼墨舟承情(1 / 2)
&esp;&esp;礼堂内舞会的喧嚣与热浪被厚重的丝绒窗帘隔开,仿佛另一个世界。通向侧廊的玻璃门虚掩着,透出窗外清冷的夜色和几缕寒冽的空气。
&esp;&esp;阳台上,冬夜的寒气扑面而来,与室内的暖意形成鲜明对比。远处北平城的灯火在寒夜里零星闪烁,如同冻僵的星辰。
&esp;&esp;一道挺拔的身影凭栏而立,背对着热闹的礼堂。他已然摘下了那副银灰色的金属面具,露出清隽的侧脸轮廓,金丝眼镜下的眸光沉静地望向远处的黑暗,仿佛在审视着什么,又仿佛只是需要这刺骨的寒风来平息某些不该有的波澜。
&esp;&esp;轻微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,温柔而从容。
&esp;&esp;沉墨舟没有回头,似乎早已料到。
&esp;&esp;顾兰因缓步走到他身侧,与他并肩而立。
&esp;&esp;片刻后,她侧过脸,看向沉墨舟手中那个面具,目光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与郑重,声音轻柔:
&esp;&esp;“刚才跳得不错。”她顿了顿,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评价一场纯粹的演出,目光却掠过他微抿的唇线和镜片后深不见底的眸光,“引领得很稳,步法也精准。”
&esp;&esp;她微微停顿了一下,斟酌了一下措辞:“??墨舟,想到这或许是你在中国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了,日后东渡,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。思来想去,我才特意策划了这假面舞会……算是我送你的一份圣诞礼物吧。??”
&esp;&esp;短暂的沉默在寒风中蔓延。
&esp;&esp;良久,他才缓缓开口,平静无波之下似乎压抑着更复杂的情绪:“面具…是个有趣的发明。能让人暂时忘却一些不必要的桎梏,专注于…节奏与配合本身。”
&esp;&esp;他侧过头,目光落在顾兰因的脸上:“兰因,你的这份礼物……??太过厚重了。??”他顿了顿,补充道,语气比平时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感激,“??这份心意,墨舟领受了。多谢。??”
&esp;&esp;他没有说更多,但这寥寥数语,已然是对她这份别礼最深的理解与回应。
&esp;&esp;字字未提,却字字相关。
&esp;&esp;顾兰因静静地听着,没有追问。她从他看似平静的语调深处,捕捉到了那一丝极细微的、被完美控制的波澜。有些东西,无需点破。
&esp;&esp;那个名字,是此刻阳台上最沉默、却也最无处不在的存在。
&esp;&esp;她微微一笑,那笑容温婉而通透,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离愁:“能让你觉得‘厚重’,便不算白费心思。今晚孩子们玩得很开心,尤其是婉清那丫头。但愿这份热闹与鲜活,能留在记忆里久一些。”
&esp;&esp;想到林婉清制造的又一个乌龙和宋华卓那副窘迫的模样,顾兰因忍不住轻笑摇头,笑意中却难免夹杂着一丝对眼前时光易逝的感慨。
&esp;&esp;沉墨舟的嘴角似乎也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,那笑意极淡,却真实了些许:“嗯。她很擅长…制造惊喜。”这份“惊喜”,或许亦是他会带走的记忆之一。
&esp;&esp;“是啊,”顾兰因感慨着,“青春真好,可以如此肆意鲜活,哪怕是一场乌龙,也充满了生机勃勃的趣味。”
&esp;&esp;沉墨舟缓缓转过身,正面朝向顾兰因。他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深沉,不再是望向远方的虚无,而是清晰地落在她温婉的脸上。他声音比方才更低沉,带着一种郑重其事的意味:“兰因,”他顿了顿,仿佛在斟酌最准确的词语,然后缓慢地说道:“??谢谢你的成全。??”
&esp;&esp;这几个字,重若千钧。它远远超出了对一场舞会、一个提议的感谢。它精准地指向了那份未被言明、却彼此心照不宣的安排的核心——那份短暂的、借助面具达成的、心之所向的“默契”。那是对她这份洞察、这份安排、这份厚重情谊最直接,也最深刻的领受与回应。
&esp;&esp;顾兰因闻言,微微一怔,随即,脸上那份温婉的笑意更深了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而欣慰的光芒。她无需再多问“成全”什么,一切都已心领神会。她轻轻颔首,接受了他的感谢,语气柔和而真诚:“能得你这一声‘谢’,便都值得了。”
&esp;&esp;“??只是,墨舟,我至今仍有一事不明。教育部此次选派学者东渡,名额何其珍贵,专业方向亦不止一二。为何选你去东京帝大钻研……东洋史???”
&esp;&esp;沉墨舟缓缓开口:“??或许是因为他们认为,欲知人,必先自知。东洋近在咫尺,其史学研究近年来体系渐成,方法亦新。??”他微微侧过头,镜片后的眸光在夜色中显得有些幽深,“??此去,或可借他山之
↑返回顶部↑